李灵莉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渭南中心城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市地名管理的建议提案》(第396号)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市地名管理工作坚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扎实推进地名管理服务规范化、标准化,不断开创地名管理工作新局面。一是强化地名管理,积极发挥区划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作用,形成由政府主导、民政牵头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。二是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,普查地名数据37434条,出版《渭南市行政区划图》,建成市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平台,全市共整理地名档案文件37400余份,上传33482条地名信息、778条地名标志信息至中国·国家地名信息库。三是开展不规范地名整治,联合多部门进行了多次排查整治不规范地名,特别是对全市排查出的3个洋地名进行了彻底整治。四是积极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,近年来,先后开展“寻找最美地名故事”活动;进行红色地名摄影作品、海报展览;编印《渭南市地名故事》《渭南市地名志》《白水地名故事》《临渭地名故事》《富平县红色地名海报宣传册》等;制作红色地名短视频;市县两级每周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宣传地名文化;设置地名标志,在主城区新设置立杆式路牌187个,方便群众出行和社会交往,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;开展地名文化遗产认定,2023年我市共认定市级地名文化遗产106个。
虽然我市地名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,智慧城市的建设,还存在一些问题。
下一步,我们将着重开展以下工作:
一是加强城市地名规划编制。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协商,将地名规划编制与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同步编制、报批,实现城市地名规划全覆盖。在地名规划编制时,强化地名文化保护意识,加强地名文化建设,突出渭南文化特色、注重历史传承,让新地名更具文化气息和渭南文化特质,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形象。
二是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运行。2022年底,我市建立了区划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,形成了民政部门牵头,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、相互协作的地名管理工作机制。对出现一路多名或一名多路,有地无名的问题,我们已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协调进行全面整治。结合“乡村著名行动”和智慧民政工作,协调公安部门编制门牌号码。国务院去年颁布了《地名管理条例》,我们将在省地名管理规章制度出台后,制定我市地名管理办法,明确地名的范围、审批权限、审批流程、审批标准,保证地名标准化、规范化。
三是加强地名文化宣传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弘扬渭南地名文化,一是集思广益挖掘地名文化,二是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及宣传工作,三是积极编制地名图、录、典、志等各类地名图书,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活动。通过系列活动加深社会公众对渭南地名的了解,营造共筑优质地名环境的良好氛围。
最后,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。
渭南市民政局
2023年8月24日